关于我国陶瓷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的发明 | B.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
C.隋唐时期景德镇成为瓷都 | D.元代开始进入了彩瓷生产时期 |
“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70年代 |
C.19世纪80年代 | D.19世纪90年代 |
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提到:“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A.江南制造总局 | B.上海轮船招商局 |
C.安庆内军械所 | D.天津机器制造局 |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
C.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 | D.商人地位的提高 |
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即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农业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
C.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 | 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
C.赞扬了宣德年间制造出的青花瓷 |
D.突显了明清时景德镇的瓷都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