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
| A.官府垄断工商业 |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
| C.工商业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
|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
|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
|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
|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
|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
|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
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
| B.从欧共体到欧盟 |
|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
|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