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①叫 ________ 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 __________。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__________(有或没有)分布?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 __________ 气候和 __________ 气候。
(4) 自然带④在大陆东部的典型土壤为 ______ ,在大陆西部的典型植被为 _____。
(5)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该自然带典型的动物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高、中、低纬度地区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
(18分)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4分)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分)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图1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图2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图1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
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
图2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两幅局部地区略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
(3)根据图中信息概括b和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