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定义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回答11~13题。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
|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
|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
|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碍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 )
| A.钻孔深栽 | B.飞机播种 | C.设置沙障固沙 | D.小流域综合治理 |
读图(美国、日本、巴西、印度四国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与人均资源拥有量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四国,正确的是
| A.①美国 ②印度 ③巴西 ④日本 |
| B.①巴西 ②日本 ③美国 ④印度 |
| C.①日本 ②印度 ③巴西 ④美国 |
| D.①印度 ②美国 ③日本 ④巴西 |
②国近年来迅速发展,引起全世界关注的行业是
| A.钢铁工业 | B.棉纺织工业 |
| C.旅游业 | D.计算机软件业 |
如图为“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 > P2 > P1 | B.P2 > P3 > P1 |
| C.Pl > P2 > P3 | D.P1 > P3 > P2 |
造成该岛上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处湿润空气迎风坡 | B.纬度较高 |
| C.气压较低 | D.四周环海 |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问题。
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
|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
如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①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②是落基山脉的一部分
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④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