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定义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回答11~13题。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碍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 )
A.钻孔深栽 | B.飞机播种 | C.设置沙障固沙 | D.小流域综合治理 |
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A. | 城市空间形态呈放谢状,其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
B. | 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
C. | 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D. | 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
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 | 增加了对CO 2的吸收 | B. | 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
C. | 降低了大气相对温度 | D. |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
城市首位度是之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咏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城市群 |
城市首位度 |
|
2008年 |
2001年 |
|
京津冀城市群 |
1.62 |
1.52 |
长三角城市群 |
2.35 |
2.20 |
珠三角城市群 |
1.93 |
1.23 |
辽中南城市群 |
1.32 |
1.21 |
A. |
北京 |
B. |
上海 |
C. |
广州 |
D. |
沈阳 |
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 | 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的发展 |
B. | 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
C. | 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成城市CBD |
D. | 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
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净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
B. |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
C. | 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
D. |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