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市198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 60.∷ 18.5,2000年 分别为 13.8∶ 38.9∶ 47.3,2013年分别为 22.4∶45.7∶ 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最可能是
A.克拉玛依 B.阜新 C.重庆 D.无锡
(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 的最根本原因是
A. 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
(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 ,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旅游业
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2)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3)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图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图1
(1)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2)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图1表示某区城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图1
(1)由图1可以推断,该区域(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