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常达10米以上,最深处为11.5m;湖面最小时面积为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22-24题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洞里萨湖水位的变化主要是降水因素 |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
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周围的各省省会。通航的最佳时间是( )
A.全年 | B.1-6月 | C.5-10月 | D.11月至次年4月 |
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 )
A.商品率高 | B.机械化水平高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生产率低 |
下图为我国色林错湖流域和该湖面积曲线、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色林错流域()
A.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
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D.年温差大、昼夜温差小 |
2003年至2008年,色林错湖及流域内出现的变化有()
A.湖泊面积增大 | B.植被覆盖率下降 |
C.流域面积增大 | D.冻土覆盖率增大 |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印度洋 | B.北冰洋 | C.太平洋 | D.大西洋 |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 B.Ⅰ<Ⅱ<Ⅲ | C.Ⅰ<Ⅱ、Ⅱ>Ⅲ | D.Ⅰ>Ⅱ、Ⅱ<Ⅲ |
读我国某地区(40°N~45°N)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 B.温带草原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高山草甸带 |
乙地可能有丰富的()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地热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京沪高铁线路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位于东部季风区,气候暖湿 |
B.地处第三级阶梯,地形平坦 |
C.与我国主要大河保持平行 |
D.具有先进的科技保障力量 |
在京沪高铁经过的Q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加工工业是()
A.棉纺织 | B.甜菜制糖 |
C.柑橘罐头加工 | D.竹制品加工 |
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考察途中他们看到如下景观:“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座山峰,其中一座山峰目测距离约2km(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上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
B.乙处泥石流危害严重 |
C.图中L河流落差可能为550m |
D.该处可见苹果、柑橘等果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