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问题。

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
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基塘生产”示意图,回答:

(1)基塘生产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类,它属于( )
A.热带作物种植园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3)影响“基塘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 C.降水 D.地形
(4)这种模式的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它具有的意义有哪些?

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2)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3)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4)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中对应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的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PI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约_______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_______℃和________℃。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