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中子数 |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
D.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
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烟囱的气体为纯净物 |
B.此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Fe(Fe2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NaOH溶液[Ca(OH)2溶液] |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CuSO4溶液(硫酸) |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
B.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
C.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
D.将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可证明浓盐酸具有吸水性 |
化学美无处不在,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稀盐酸 | B.稀硫酸 |
C.硫酸钠溶液 | D.碳酸钠溶液 |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①~④未知数据计算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10 |
0 |
0 |
反应中的质量(g) |
6 |
2 |
3 |
① |
反应后的质量(g) |
② |
0 |
③ |
④ |
A.①为7 B.②为4 C.③为3.75 D.④为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