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1个多月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实验室要收集较纯净O2,可选用装置是 (填写装置序号);
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再开始收集;
⑷用高锰酸钾制取O2 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若实验结束后发现大试管有裂痕,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点)。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分为:a给试管加热 b导管移出水面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 f将反应物加入试管
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
⑸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序号)。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该小组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并对料浆澄清液(“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料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关于料液的猜想】
小东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2CO3、Ca(OH)2
小西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Na2CO3
小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Ca(OH)2
小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实验探究】
(2)根据实验①可知的猜想不成立,根据实验③可知的猜想成立,通过实验②无法判断小西的猜想能否成立,理由是。
【应用拓展】
(3)松花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__________。
(4)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却不鲜美。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序号填空)。
A.烧碱易吸水潮解 |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
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
(5)假设小西的猜想是合理的,只用稀盐酸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氯化钠溶液。操作及判断反应完全的方法为。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2)【实验验证】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①不成立 |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② |
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 |
猜想三成立 |
(3)【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 .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4)从(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可推断假设成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该瓶液体是下列5种液体中的某一种:稀H2SO4、H2O、NaNO3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无色液体一定不是和。
(2)为确定该液体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颜色无变化。 |
该液体不是。 |
②另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锌粒。 |
。 |
该液体是稀H2SO4,不是NaNO3溶液。 |
(3)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OH-和极少量的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由此说明;
②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由此说明;
③;
(5)结论: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