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元素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短周期元素,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N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074 |
0.102 |
0.099 |
0.160 |
主要化合价 |
+1 |
-2 |
-2、+6 |
+7、-1 |
+2 |
A.X 与W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B.常温下单质与水反应速率:X > N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 > Z
D.一种18电子的含Y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与Y只能形成Na2Y |
B.Z形成的单质易溶于由X与Z形成的化合物 |
C.Z得电子能力比W强 |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下列装置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电极为负极,铜电极为正极 |
B.导线中电流方向为铁→铜 |
C.溶液中阴离子移向铁电极 |
D.正极电极反应式: 2H++ 2e- = H2↑ |
对于反应COCl2(g)CO(g)+Cl2(g)。改变下列条件:①升温 ②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Cl2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①②⑤ | B.①③⑤ | C.②④⑥ | D.③⑤⑥ |
反应4A(g)+5B(g) =4C(g)+6D(g),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B.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