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转变为
的方法为(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
B.先对其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 |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
B.由C(金刚石,s)=C(石墨,s)△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C.氢气的燃烧热285.8kJ/mol,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 kJ/mol |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吸热,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
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
D.当△H<0时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已知反应FeO(s)+C(s)= CO(g)+ Fe(s)的△H>0,(假设△H,△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
B.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
C.任何温度下为非自发过程 |
D.任何温度下为自发过程 |
下列说法或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
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 |
C.PM2.5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
D.塘沽储存危险品仓库着火,消防员立即用大量水和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装置可验证酸性:H2CO3>H2SiO3 |
B.图②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H2、CO2、Cl2、NH3 |
C.图③装置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
D.图④装置可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其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