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4~15题。与省级行政区B相比较,省级行政区A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省级行政区B的是(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改变能源短缺状况,缓解因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
③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④实现广大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是
A.甲与乙相等 | B.甲大于乙 |
C.甲小于乙 | D.不能确定 |
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方 | B.东北方口 |
C.西南方 | D.西北方 |
从甲地(50°N,80°E)到乙地(5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
某人从赤道以北3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 B.出发点以西 |
C.出发点以北 | D.出发点以东 |
下图是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这使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其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这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 |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
D.科技迅速发展,潜在市场广大 |
下图是东亚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部门和时间的顺序,依次是( )
A.①④⑤一②③一⑥ | B.①一②一③④ |
C.⑥一①②③一④⑤ | D.①②一③④一⑤⑥ |
导致IT产业从图中甲地到乙地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 B.内部交易成本 |
C.市场 | D.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