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首联中“刺”字用得特别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这是一首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一幅怎样的景象?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的十分传神,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小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诗文最后一句“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题和诗文中反复提到“我的思念是圆的”,你如何理解?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以标题和内容看,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①引:古代的一种诗体。
第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征?
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