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使用回旋加速器的实验需要把离子束从加速器中引出,离子束引出的方法有磁屏蔽通道法和静电偏转法等。质量为
,速度为
的离子在回旋加速器内旋转,旋转轨道时半径为
的圆,圆心在
点,轨道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
。为引出离子束,使用磁屏蔽通道法设计引出器。引出器原理如图所示,一堆圆弧形金属板组成弧形引出通道,通道的圆心位于
点(
点图中未画出)。引出离子时,令引出通道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降低,从而使离子从P点进入通道,沿通道中心线从
点射出。已知
长度为
。
与
的夹角为
,
(1)求离子的电荷量 并判断其正负;
(2)离子从 点进入, 点射出,通道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降为 ,求 ;
(3)换用静电偏转法引出离子束,维持通道内的原有磁感应强度 不变,在内外金属板间加直流电压,两板间产生径向电场,忽略边缘效应。为使离子仍从 点进入, 点射出,求通道内引出轨迹处电场强度 的方向和大小。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天平",如图1所示,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两臂平衡。线圈的水平边长
,竖直边长
,匝数为。线圈的下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
,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可在
范围内调节的电流
。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节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取
)
(1)为使电磁天平的量程达到
,线圈的匝数至少为多少。
(2)进一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另选匝、形状相同的线圈,总电阻
,不接外电流,两臂平衡,如图2所示,保持
不变,在线圈上部另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
随时间均匀变大,磁场区域宽度
。当挂盘中放质量为
的物体时,天平平衡,求此时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
如图所示,用一块长
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面高
,长
。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
可在
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
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 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 增大到 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 , )
(3)继续增大 角,发现 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 。
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
、质量不同的离子飘入电压为
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零,这些离子经过加速后通过狭缝
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底片上,已知放置底片区域已知放置底片的区域
,且
。某次测量发现
中左侧2/3区域
损坏,检测不到离子,但右侧1/3区域
仍能正常检测到离子. 在适当调节加速电压后,原本打在
的离子即可在
检测到.
(1)求原本打在
中点
的离子质量
;
(2)为使原本打在
的离子能打在
区域,求加速电压U的调节范围;
(3)为了在
区域将原本打在
区域的所有离子检测完整,求需要调节
的最少次数。(取
;
)
一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四根轻杆
、
、
和
与两小球以及一小环通过铰链连接,轻杆长均为l,球和环的质量均为
,
端固定在竖直的轻质转轴上,套在转轴上的轻质弹簧连接在
与小环之间,原长为
,装置静止时,弹簧长为
,转动该装置并缓慢增大转速,小环缓慢上升。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
(2)AB杆中弹力为零时,装置转动的角速度 ;
(3)弹簧长度从
缓慢缩短为
的过程中,外界对转动装置所做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