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字中的划线句有语病,任选一句修改,将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
近日,在武昌理工学院校园里常能看到一名爱大声“吼”英语的女生,①对英语学习的狂热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这名女生叫鲁瑞,是该校文法与外语学院英语专业1104班的学生。她表示:“我很享受大声朗读和背诵的快乐,这样能战胜惰性,我正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英语奇迹。”她表示,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进行“疯狂”口语训练,并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光。②鲁瑞的“疯狂”曾引来不少同学的议论,只是被称有点“吓人”。但现在同学们都被她的执着所折服,还善意地称她为“李阳二代”。
我选_____句,修改后的句子: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 2011年10月13日17时25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歧镇,一辆客货车撞倒女童王悦,前轮碾压过去,司机稍作停留后,后轮继续碾压,随后离去。其后有三人路经事发现场,均没有人救助受伤倒地的女童,随后有另一辆小货车驶过,再次辗压女童双腿。一共十八名路人没有伸出援手,直到第十九名路人,一个拾荒的老妇人陈贤妹将女童救起。2011年10月21日0时32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传来消息,佛山被碾压女童小悦悦由于伤势过重,宣布死亡。
材料二 2012年3月1日,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当代上海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与态度”调研报告。86.2%的受访大学生“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尊重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学习雷锋精神并不矛盾。调查结果显示,91.4%的受访者表示当今社会仍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95.5%的受访者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雷锋。此次调研最后一个问题引人关注:当大学生们被问及“如果您看到一个老人在人行道上自己摔倒了,您会去扶起他吗”,超过一半(5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马上扶起老人”,但有34.1%的受访者称会在“找到保护自己的人证、物证后扶起老人”。这说明近阶段媒体对一些助人为乐反被诬告事件的大量负面报道,可能已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倾向。(记者 张炯强)分别提取两个材料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材料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怎样发扬雷锋精神?
语文专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
树人中学准备在初二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两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两年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0字左右)
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
一个小孩拿着手中的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直接吃而要剥皮呢?”“那是在告诉你,你想要的东西不能伸手就够到,而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为什么橘子的果肉是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那是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还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