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共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认真阅读两首词,说出“鬓微霜”和“鬓如霜”这两处外貌描写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3 分)
比较两首词在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3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
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
赏析《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也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诗的前两句所写的是 ,后两句所写的是 。(填“远景”或“近景”)
②诗中哪一句说明这首诗是写秋天景色的?答: 。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
完成下列问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是 ,“风骚”原指《》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
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A.夸张、排比、比喻 | B.夸张、比喻、拟人 |
C.比喻、对偶、拟人 | D.比喻、夸张、借代 |
“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A.长城内外秦皇汉武 | B.原驰蜡象成吉思汗 |
C.大河上下唐宗宋祖 | D.欲与天公试比高只识弯弓射大雕 |
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B.江山如此多娇 |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古诗词鉴赏。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