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三个地区略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丙图所示为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缺乏。
甲图中A地区资源运往丙地最经济的运输途径是________。
乙地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石加工成初级产品,经贵昆线、________线、浙赣线运往丙地。
为减轻丙地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国家采取了资源调配方案,在丙地消费的各种能源中,比重可能将会因此增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读下面四幅天气系统图,分析回答:
(1)从气压状况看A是,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从气流状况看B属于,在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方向为。
(2)C图为锋天气,其降水的区域位于(锋前或锋后),该锋过境后的气压状况是。
(3)D图为锋天气,该锋过境时的天气是。
(4)在ABCD影响下,一般出现晴朗天气的是(填字母)。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球公转到D点,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
⑵图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远日点的______是,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
⑶从A→B时段,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从B→C时段,北半球的昼在逐渐_______(缩短、变长)。
⑷地球公转到B点时,亚欧大陆中南部受______(气压系统)影响,东亚地区盛行______(风向)风。南亚地区由于还受到_________移动的影响,盛行____(风向)风。
重庆是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材料二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
煤 |
天然气 |
电力 |
其他 |
比重(%) |
77.9 |
12.8 |
4.6 |
4.7 |
材料三 重庆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列举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14分)
(2) 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6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和长三角都市圈图
材料二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2010年在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办世博会。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它用约占全国1%的土地,5.9%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以上海为经济中心,聚集了江苏和浙江地区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
(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析其原因。
(3)请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4)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
(5)简要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6)上海成为江浙沪城市带核心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下图为欧洲西部(盛行风为西风)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a>b>c)。(共10分)
(1)图中地租值变化主要受的影响,受此影响各功能分区空间分布大体呈状。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a、b两等值线之间将成为 区,该功能区所占城市面积比例(大、小)
(3)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用“||”在图中适当位置圈出绿化带
(4)该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在1城镇应发展,2城镇应发展。这样布局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