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
A.14时 | B.16时 | C.19时 | D.22时 |
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一辆汽车由千万种零部件组成。到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连续五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正在从汽车生产大国迈向汽车产业强国的过程中。据此回答下题。下列关于汽车产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汽车产业属于高度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 |
B.汽车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
C.汽车产业中工业联系是工序关系 |
D.汽车产业中工业联系导致在地域上集聚 |
下列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水平较高,消费市场早已得到大力开发 |
B.中国参与国际汽车产业分工,目前主要表现在营销环节上 |
C.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发展重点放在自主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上 |
D.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
若估算本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采用的技术是
A.GRS | B.GPS | C.RS | D.GIS |
下图为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上山放牧、农田轮种、大面积种植橄榄是该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据此完成下题。下列对该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评价中,符合实际的是
A.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配合得好 |
B.冬雨夏干,旱涝频繁,灌溉水源不足 |
C.全年多雨,灌溉用水充足 |
D.土壤肥沃,耕地广阔 |
关于该地区的农业描述正确的是
A.地域类型主要是大牧场放牧业 |
B.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
C.山地牧场放牧的季节应该在冬季 |
D.河流两岸的小麦和玉米是两年轮种 |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 |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
D.“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25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完成下题。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A.6时20分 | B.5时20分 |
C.17时40分 | D.16时40分 |
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A.东南 | B.东北 | C.正北 | D.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