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新疆北部;19~23日,该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下降14℃~18℃。
材料二:下左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

材料三:上右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此次寒潮是由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1976年寒潮频次高的原因?
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下面两图中左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____、乙地为________。
(2)①处山地的形成,是因为________受到________,岩石比较坚硬,不易受到________作用;而两侧的地质构造表面受张力,容易________。
(3)据右上图信息,从流速和沉积物颗粒两方面比较甲、乙河流的差异。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图甲中两条曲线之间的总体关系是。
(2)结合图乙分析,CO2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所致。目前和今后CO2排放量可能将要迅速增加的是国家。
(3)全球气候变暖,海水平面升高,对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构成直接威胁。某些发达国家尚未批准《京都议定书》,拒不履行自己的义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和原则。
(4)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主要与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消费的增加有关外,还与面积的减少有关。
材料二 图丙为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图
(5)在图丙中ABCD空格里填上下列内容的序号。
①掠夺式采掘②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③生活贫困④毁林开荒
A B C D
下图为“某地工业联系图”,内地某大型铁矿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地区,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将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工业联系图空白框内。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3)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和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 A.棉纺厂 | B.造船厂 | C.重型机械厂 | D.精密仪表厂 |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立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生产。
(5)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区可能建立的轻工业工厂有(写出两个)、。
下图为某城镇周围工农业布局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准备在A、B、C、D、E五地进行小麦和乳牛生产以及自来水厂和钢铁厂布局,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小麦生产宜在地,理由是______。
(2)乳牛生产宜在地,理由是______。
(3)自来水厂宜在地,理由是______。
(4)钢铁厂宜在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两幅图(左图、右图),完成相关问题。
(1)左图中A区域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右图中C城市气候类型的名称为,该种气候类型理论分布规律为。
(2)左图中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其农场内的土地主要通过等生产方式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针对其发展存在的限制性因素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3)右图中D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