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8日,我国出版发行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一本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蓝皮书对我国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下列各项有关人权的观点正确的是 ( )
① 一般来说,人权高于主权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③在民主、自由、人权三者关系中,核心是人权
④西方发达国家人权理论强调的主要是个人的政治权利,而不大讲经济和社会权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其意是指
A.实践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 | B.实践总是有特定的目的 |
C.实践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
D.实践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的住处周围长满了竹子。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因而他在画竹时,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快速地画出各种各样生动逼真的竹子。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 D.意识具有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特点 |
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勉励受灾群众说“多难兴邦”。“多难兴邦”蕴含的哲理是
A.经历的磨难与挫折越多,事物的发展越能够走向成功 |
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
C.事物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张和民教授,呕心沥血24个春秋,把自己的全部智慧献给“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事业,获得了“熊猫爸爸”的美誉。张和民教授的事迹表明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 |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办一切事情都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上述要求说明
A.价值观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 | B.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
C.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促进作用 | D.人们的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