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该图为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88~2000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百分比),完成1-2题。


新增(转入)耕地
减少(转出)耕地
林地
24.2
20.6
草地
66
3.9
湿地、水域
1.9
16.2
未利用
7.9
2.7
城镇居民点
0
56.6

1.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
A.林地 B.湿地、水域 C.草地 D.未利用的土地
2.目前,我国耕地()
A.面积减少仍在加速 B.利用率过低
C.人地矛盾仍很突出 D.人均耕地不断提高

秸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是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2007年安徽首座“秸秆电厂”建成。据此回答1-2题。
1.该电厂的主要燃料是()
A.大豆、高粱秸秆 B.水稻、小麦秸秆 C.林木的枯枝落叶 D.甜菜、棉花秸秆
2.利用秸秆发电的好处,正确的是()
①改善能源结构②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情况③增加农业有机肥④减少大气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右图,回答下题。

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读下表,回答1-2题。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次)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②生态移民③建设防护林体系④开采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观点正确的是()
①湿地是具有重要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③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