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 |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
D.人口增长了15.1% |
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过渡型 |
B.可能位于欧洲 |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随着南京到启东的宁启铁路的建设,江苏省内将形成苏北陇海线.苏中宁启线.苏南沪宁线与南北向新(沂)长(兴)线构成的“三横一纵”的铁路网,外加“两横一纵”的水运网和和高速公路网,江苏交运将上一个新台阶,据此回答18~19题。宁启线上的扬州市未将火车站设置在城区边缘,而是设在离城区较远的西北郊,其目的不是为了:
A.降低铁路建设和车站建设的成本 |
B.减轻铁路运输对扬州市区的环境污染 |
C.为城市发展拓展和预留新的空间 |
D.避免铁路与南面的长江水运产生恶性竞争 |
下列关于扬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古代因大运河的开凿和中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一度成为中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
B.近代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促进了扬州市的发展 |
C.扬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了扬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
D.扬州附近的江都抽水站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提供水源保障 |
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
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是
A.南北跨度广,热量条件变化大 |
B.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变化大 |
C.南北跨省区多,人口分布密度不一 |
D.东西跨经度多,时间差异大 |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东西和南北铁路干线的示意图,回答13~15题。图中铁路交通枢纽a是
A.开封 | B.商丘 | C.徐州 | D.合肥 |
我国建设图中丙铁路线的主要原因是
A.加快北方的煤炭外运 | B.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落后 |
C.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 D.沿线以平原为主,工程造价低 |
图中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带,位于这个地带上的工业基地是①武汉钢铁、轻纺工业基地②洛阳机械工业基地
③上海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