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载:“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这一兵法启示我们 ( )
①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要学会在联系中寻求最优目标
③要把握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④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尽管越南、韩国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回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5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保持文化民族特色④在文化交流中自觉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作为在中国举办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之一,“2014中法文化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这彰显了
A.我国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外来文化 | B.我国积极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
C.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 D.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
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这一规定
①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②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④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 ”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湖南卫视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开播以来异常火爆,主题曲“老爸老爸,咱们去哪里呀”让很多小朋友耳熟能详,引起广泛关注。它让公众更加关注和思考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这说明文化
A.对人的影响是有形、但不强制的 | B.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 |
C.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D.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