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电影《2012》,甚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
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只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
下表是我国近七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与主要精神,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这些主题与主要精神表明()
A.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
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
C.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
D.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
行为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 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
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必须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定()
①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了适度原则和发展的观点
④体现了人们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寒江雪柳月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涵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实现伟大理想要一点一滴的做起 |
有些干部为了追求所谓“政绩”,盲目攀比,不顾财力民力,不讲究实际效益,不考虑群众利益,大肆修建各类“形象工程”、“标志工程”。从哲学上看,这种政绩观错在()
①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没有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③没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④没有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