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
近年来,我国一个法律名词变得炙手可热——政府听证。天津、江苏等地相继举行了听证会,问计于民,对一次性统一收取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学校、学生、家长和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论证。国家决策的“问计于民”说明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发展 |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
D.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 |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表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
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 |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称说:“(它)是中国民主政治最大的火花”,它指的是
A.基层民主选举 | B.民族区域自治 | C.政治协商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 |
1979年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成为新时代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粉碎了“四人帮”,结束文革 |
B.赞成 “两个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C.回归实事求是,规划改革开放 |
D.主张“一国两制”,解决统一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