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下列相关实验问题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欲将细胞移致视野中央,则应该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装片。
(2)欲测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还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试剂。
下图表示用农作物品种①和②两个品系培育出新品种⑥的可能方法,Ⅰ~Ⅴ表示培育过程,请回答:
(1)过程Ⅰ、Ⅴ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品系④经过过程Ⅲ培育品种⑤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由品系⑤经过过程Ⅵ培育品种⑥常用_____________处理,其作用的机理是 。
(3)品种①和②经过过程Ⅰ、Ⅲ、Ⅵ培育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所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是______ (填标号)。a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
(2)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3)⑤同②的结合,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细胞呼吸较强的是 植物。在A、C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图中F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 ,其主要原因是发生在 停止,使 减少,影响 ;同时 过程仍断续进行。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B和D之间,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各为12 h。实验前后,甲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 ,乙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 。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 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__,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 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____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________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B点时该种群的的年龄组成应属于 型。 型 D点后一般采用________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14分)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激素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Ⅲ合成受阻。
(4)外界寒冷时,人血液中激素 Ⅲ 的含量将会 。如果激素Ⅲ的合成量过多,激素Ⅰ和Ⅱ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