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
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 |
B.地壳下部的硅镁层 |
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
D.岩石圈中部 |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题。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
A.20°N、20°S | B.10°S、30°N |
C.27°N、13°S | D.15°S、25°N |
依照上题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B.①时之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 |
C.③时之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
D.④时之后,乙地昼长开始变短 |
下图示意某地区通过钻探某一岩层得出的地质数据:黑点代表钻井位置,斜线左边数据代表井口所在地面海拔高度(单位:米),斜线右边数据代表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下列题。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坡度在四地中最缓 |
B.乙地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 |
C.丙地地下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
D.丁地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为主 |
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则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戊 |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题。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D为AB线的中点。读图完成下列题。若图中ADB线为一条经线,ACB线为昏线,则C点的地方时可能为( )
A.12时 | B.18 时 | C.6时 | D.9时 |
若图中AD线与DB线分属两条不同经线的一部分,ACB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A点地方时为6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位于昏线上 |
B.从A到D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
C.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
D.B点时间为18时 |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据此回答下列题。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 | B.7月7日24时 |
C.7月8日6时 | D.7月8日16时 |
.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 | B.7月8日14时 |
C.7月8日20时 | D.7月7日14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