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P处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 B.冰川堆积 | C.岩浆活动 | D.断层活动 |
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①—② |
B.⑨—⑤—⑥—⑨ |
C.②—③—⑤—⑥ |
D.④—⑤—⑦—⑧ |
图中数字③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为:
A.蒸发 | B.大气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地表径流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 B.寒冻风化作用强烈 |
C.湖泊均为咸水湖,且面积不断增大 | D.河流春汛、夏汛明显 |
对区域内众多湖泊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
①冰川侵蚀形成冰蚀洼地,冰雪融化,形成湖泊
②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
③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
④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⑤洼地积水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积水越来越多,形成湖泊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④⑤ |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原于()
A.太平洋 | B.印度洋 | C.大西洋 | D.北冰洋 |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 B.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A.1月初 | B.6月中旬 | C.6月底 | D.8月中旬 |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 | B.东北 | C.闽南 | D.江南 |
下图为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此时北京时间为
A.2点 | B.8点 | C.14点 | D.20点 |
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c可能是46![]() |
B.该日为春秋分 |
C.N的纬度为90-(b-a)/2 | D.MN的纬度差为c-a |
下图为“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据图推测该城市的位置及发生雷暴时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北半球空气上升 | B.南半球空气上升 |
C.北半球空气下沉 | D.南半球空气下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