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2题。

年份
总人口(万人)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家庭户规模(人)
1953
3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705.61
6.79
21.24
3.66
2000
7438.01
8.76
41.49
3.23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增速明显加快

对上题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墨西哥湾 B.波斯湾
C.孟加拉湾 D.北部湾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

A.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

A.水土流失、酸雨
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风沙危害、寒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