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11-12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极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完成小题。

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

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丁 D.甲、乙、丁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小题。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