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14—16题。
| 径流带 |
降水量(毫米) |
径流深度(毫米) |
蒸发量(毫米) |
径流系数(%) |
| A |
<200 |
<10 |
<200 |
<10 |
| B |
200—400 |
10—50 |
200—300 |
10—20 |
| 过渡带 |
400—800 |
50—300 |
300—400 |
20—40 |
| C |
800—1600 |
300—900 |
400—700 |
40—60 |
| D |
>1600 |
>900 |
>700 |
>60 |
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
|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
| 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
|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
|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问题:
| 甲产业 |
乙产业 |
丙产业 |
|
|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
|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北京(39%)、 广东(26%) |
上海(35%)、广东(28%)、江苏(20%) |
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应 |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
| C.交通的便利程度 | D.市场的开放程度 |
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
|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
|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
|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
近年来,大众、通用、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与我国汽车企业在华建立合资公司,我国汽车生产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2009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据此完成问题。
各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投资建立合资公司,主要是因为中国
| A.消费市场广阔 | B.劳动力资源丰富 | C.技术力量雄厚 | D.政策优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支流 |
| B.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全为平原 |
| C.田纳西河流域虽然降水少,但河床比降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
| D.流域内有丰富的煤炭、铅锌等矿产 |
读塔里木盆地图,完成问题。
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为
| A.洪水泛滥 | B.坡地开发 | C.交通线增多 | D.荒漠范围扩大 |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工程主要是解决
|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 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 |
| 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 |
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 B.发电 | C.灌溉 | D.航运 |
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
| 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