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完成第17题。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半圆ABC表示晨线,B点为晨线与北京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交点且平分 ABC ,A点的纬度为70°N,且此时由我国开往波斯湾的货轮一路逆风逆水。回答3-4题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150°E 20°N B.150°W 20°N C.150°W 20°S D.150°E 20°S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A.20°W—90°E B.30°W—180° C.30°E—180° D.90°E—160°E

下图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其中a>b>c,且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该地形区。读图回答1—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坡山麓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①坡的年降水量比③坡大
C.②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 D.③坡可见大片马尾松林
2.对该地形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邻我国著名的渭河平原
B.南麓有长江的最大支流
C.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分析材料,根据所学完成22~23题。
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D.沙漠的风蚀城堡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浙闽丘陵 C.西伯利亚山地 D.撒哈拉大沙漠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

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最大昼长小于1 2小时 B.②地在回归线上
C.③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D.④地四季分明

右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

若这一天为6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A.40°N 、52.5°E B.40°N 、127.5°W
C.40°S 、52.5°E D.40°S 、127.5°W

下列关于是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地心对称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