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容器容积不变,乙容器有可移动活塞。甲中充入3mol A和2 mol B,乙中充入2 mol C和2 mol D,发生反应:3A (g) + 2B(s)C(g) +D(g);△H>0。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活塞移动到4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容器内压强:p甲 >p乙
B.平衡后,若向乙中再加入B物质,活塞向右移动
C.同时升高相同温度,达到新平衡时,甲中A物质的速率等于乙中A物质的速率
D.平衡后,若将活塞移动至6处,乙中c(A),c(D)均减小
有下列离子晶体空间结构示意图:●为阳离子,○为阴离子。以M代表阳离子,N代表阴离子,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剂、发泡剂。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构成 |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 |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
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与氮化硼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相同的是()
A.硝酸钠和金刚石 | B.苯和酒精 |
C.冰和干冰 | D.晶体硅和水晶 |
下列物质的熔点均按由高到低的排列,其原因是由于键能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铝、钠、干冰 |
B.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
C.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 |
D.二氧化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
C.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
D.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