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容器容积不变,乙容器有可移动活塞。甲中充入3mol A和2 mol B,乙中充入2 mol C和2 mol D,发生反应:3A (g) + 2B(s)C(g) +D(g);△H>0。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活塞移动到4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容器内压强:p甲 >p乙
B.平衡后,若向乙中再加入B物质,活塞向右移动
C.同时升高相同温度,达到新平衡时,甲中A物质的速率等于乙中A物质的速率
D.平衡后,若将活塞移动至6处,乙中c(A),c(D)均减小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叙述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
B.乙醇的结构式:C2H6O |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D.FeSO4的电离方程式:FeSO4=Fe3+ + SO42ˉ |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ˉ、SO42ˉ,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OHˉ | B.Ba2+ | C.Fe3+ | D.CO32ˉ |
反应2SO2+O22SO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 B.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
C.增大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 D.SO2与O2能100%转化为SO3 |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 | B.金属铜 | C.氢氧化钠溶液 | D.蔗糖 |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此时当光束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红褐色液体是
A.溶液 | B.胶体 | C.悬浊液 | D.乳浊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