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三个地区,读图回答下题。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 | B.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
C.地形以平原为主 | D.地势起伏较大 |
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
A.甲地区河水泛滥严重 | B.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 |
C.丙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 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 |
下列关于该流域的治理措施,叙述合理的是
A.甲地区修建大坝,改善航运 | B.乙地区修建大坝,调节径流 |
C.丙地区修建大坝,减轻洪涝 | D.全流域梯级开发,保持水土 |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题。依据资料推断
A.油棕种植注重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
B.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
C.为保护雨林生态,农业生产宜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
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
油棕产业链中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 B.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
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 D.棕榈油榨取工业宜应靠近原料产地 |
2014年12月12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各省市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亚、蒙古、东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6000位客商云集,“抢”购海南冬季瓜菜。据此回答下题。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相比,海南发展瓜菜生产的优势是
A.光热充足 | B.生产成本低 |
C.土地资源丰富 | D.科技水平高 |
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海南
A.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B.提高农产品价格 |
C.加快城镇化的速度 | D.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工业区位的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情况。据图回答下题。1985~2005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最大的是
A.Ⅰ区 | B.Ⅱ区 |
C.Ⅲ区 | D.三区变化一样 |
导致Ⅲ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是
A.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 | B.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
C.劳动力成本的提升 | D.能源供给充足 |
读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下题。下列功能区布局不合理的是
A.甲——农田 | B.乙——高级住宅区 |
C.丙——大型仓库 | D.丁——金融中心 |
下列对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 B.戊处易出现交通拥堵 |
C.M处过境车流量大 | D.该城市未来应重点向西南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