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流域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完成20~22题。
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

A.建设水利工程 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 D.改进灌溉方法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湖泊L为我国六大湖泊之一,M1和M2同属于我国著名山脉P。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湖泊L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太湖

谷地R为该地理区域的重要农业区。谷地R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水源缺乏 B.热量不足 C.光照不足 D.土壤贫瘠

下图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关于图示地区说法可信的是()

A.在N地看不到甲村
B.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
C.该地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D.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乙村处的河段自北向南流

下图表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乡村的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大力发展畜牧业 
③加强交通建设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产业转移可以大力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有①②③三个地区,其产业都是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下图为目前这三个地区的产业投入比重。回答下题。

11.产业转移的正确顺序是

A.③地→②地→①地 B.③地→①地→②地
C.①地→②地→③地 D.②地→①地→③地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各农业带生产作物不是小麦玉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