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
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4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本诗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尾联中“渐相亲”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联系全诗,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望蓟门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祖咏:唐代诗人。②三边:泛指边陲。③胡月:胡地之月,边地之月。
下面对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心惊”中“客”指登临之人,而“汉将营”则暗示其是己方阵营。
B.“三边曙色动危旌”句中,“危”是“颓危、将倾”的意思。
C.“沙场烽火连胡月”句中,“烽火”一词表明战事是由外敌入侵而起。
D.“投笔吏”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请长缨”则是用终军请缨典故。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临燕台遥望蓟门,以“心惊”感受引出下文着力进行刻画的战场。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战斗场面的宏壮背景。
C.“海畔云山”刻画了蓟门地势的险峻,“拥”字则烘托出蓟门的坚如磐石。
D.全诗着力运笔勾勒山川形胜,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的抗敌热情。

补写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片的空缺部分。(两小题任选一题)
(1)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主义诗人,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层高度评价了他的文学成就,称他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近拜表以闻。这几句出自晋朝的文章《陈情表》。
(2),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近代学者王国维用,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之学过程中的执着境界,原作者是宋代著名派词人,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