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下列对马克思的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
B.罗马法扰乱了地方上的社会秩序 |
C.罗马法为巩固统治提供法律依据 |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
“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 | B.梭伦改革时期 |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 D.伯利克里时期 |
有学者指出,中央集权制应当肯定,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为历代王朝所继承,而且行之有效。该观点认为中央集权制度( )
A.贯穿中国古代始终 | B.被历朝历代完整传承 |
C.有它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 D.是由分封制演变而来的 |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
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 D.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