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一质量为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
射出,重力加速度为
,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如下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间距为l,导轨左端连接一个电阻。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ab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在杆的右方距杆为d处有一个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对杆施加一个大小为F、方向平行于导轨的恒力,使杆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杆到达磁场区域时速度为v,之后进入磁场恰好做匀速运动。不计导轨的电阻,假定导轨与杆之间存在恒定的阻力。
求:(1)导轨对杆ab的阻力大小Ff?
(2)杆ab中通过的电流及其方向?
(3)导轨左端所接电阻R的阻值?
如右图所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线圈匝数n=35,电阻r=1 Ω,长l1=0.05 m,宽l2=0.04 m,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 T,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100 rad/s,线圈两端外接电阻R=9 Ω的用电器和一个交流电流表。
求:(1)线圈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
(2) 当t=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写出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3) 电流表的读数和用电器R上消耗的电功率?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下午15时36分,在距月球表面100 km的圆轨道上运行的质量为1.2×103 kg(连同燃料)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发动机点火,在极短的时间内以4.92 km/s的速度(相对月球表面)向前喷出质量为50 kg的气体后,卫星减速,只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下落,最后成功撞击到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的丰富海区域,实现了预期目标,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已知月球的半径R=1.7×103 k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8" m/s2,求:“嫦娥一号”在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小
若忽略卫星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求“嫦娥一号”撞击到月球表面时的速度大小
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在某高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问:小球A、B碰撞后B还能上升多高?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a=5m/s的水平初速度由a点弹出,从b点进入轨道,依次经过“8002”后从p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不计其他机械能损失。已知ab段长L=1.5m,数字“0”的半径R=0.2m,小物体质量m="0.01" kg,g="10" m/s2。求:小物体从p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