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如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4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6节动车加4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120km/h | B.240km/h |
C.360km/h | D.480km/h |
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方法拍摄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s0,钢球的质量为m,则阻力常数k的大小是(重力加速度为g)
A.![]() |
B.![]() |
C.![]() |
D.![]() ![]() |
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该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 |
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
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 |
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 |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A和B两种单色光均垂直照射到同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A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比B光穿过的时间长,现用A和B两种光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对B光的折射率大 |
B.A光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比B光的大 |
C.A光在单位时间内打出的电子数一定比B光的多 |
D.A光的波动性一定比B光显著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 |
B.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C.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
D.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具有的放射性较弱,对环境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