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三维坐标系的
轴方向竖直向上,所在空间存在沿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小球从
轴上的
点以速度
水平抛出,
点坐标为(
,
,
),重力加速度为
,场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 |
B.小球在![]() |
C.小球到达![]() ![]() |
D.小球的运动轨迹与![]() ![]() ![]() ![]() |
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断开电源后极板带正电,
极板带负电。板间一带电小球
用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小球静止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
A.若将![]() |
B.若将![]() ![]() ![]() |
C.若将![]() ![]() |
D.轻轻将细线剪断,小球将做斜抛运动 |
一带电小球在空中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重力、电场力和空气阻力三个力作用。若重力势能增加3J,机械能增加0.5J,电场力对小球做功1J,则小球
A.重力做功为3J | B.电势能增加1J |
C.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J | D.动能减少2.5J |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高度不同的水平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轨迹平面高于B球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间夹角分别和
,以最低点C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则
A.A、B两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之比为4:3
B.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4:3
C.A、B两球的动能之比为9:16
D.A、B两球的机械能之比为112:51
2012年7月26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两星体密度相当)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 |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 |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 |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