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X |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
Y |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
Z |
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 |
T |
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阳离子半径最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T>Z>Y>X
B.Y、Z分别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Z>Y
C.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能反应
D.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在1.01KPa和298K条件下,2MolH2生成水蒸汽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 △H=-484kJ/Mol |
B.H2O(g)= H2(g)+![]() |
C.2H2(g)+ O2(g)=2H2O(g); △H=-484kJ/Mol |
D.H2(g)+ ![]() |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 |
C.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 |
D.X与W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9 |
下列过程中,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A.干冰升华 | B.KNO3熔化 | C.NaCl溶于水 | D.HCl气体溶于水 |
下列实验事实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Ⅰ操作 |
Ⅱ结论 |
|
A |
滴加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C |
滴加氯水和CC1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D |
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汽车尾气里含有有毒的NO和CO,NO和CO能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
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 D.此反应能减轻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