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
反应温度/℃ |
溶液 |
稀 | |||
A |
25 |
5 |
0.1 |
10 |
0.1 |
5 |
B |
25 |
5 |
0.2 |
5 |
0.2 |
10 |
C |
35 |
5 |
0.1 |
10 |
0.1 |
5 |
D |
35 |
5 |
0.2 |
5 |
0.2 |
10 |
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
B.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D.正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 B.557 kJ | C.436 kJ | D.188 kJ |
已知25℃、101 kPa下,金刚石、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 CO2(g) △H=-393.51 kJ• mol-1
C(金刚石)+O2(g)= CO2(g) △H=-395.41 kJ• 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 B.Q1>Q3>Q2 | C.Q3>Q2>Q1 | D.Q2>Q1>Q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