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类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3)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豌豆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珠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4)实验方法: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上图配置好实验装置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的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         
②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         
③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翻译的序列是       (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 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3)决定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有7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          ;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     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4)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5)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DNA、________和________。
(6)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图2为动物的克隆研究过程,其中Ⅰ~Ⅶ代表有关过程,a~h代表有关结构或个体。

(1)Ⅰ→Ⅱ→Ⅲ→Ⅳ→Ⅵ过程证明了
(2)此技术经常采用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全部像提供细胞核的绵羊吗?。原因是

质粒能成功转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上的一部分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中。下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抗除草剂大豆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②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利用DNA连接酶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组成上还必须含有目的基因、________ 、_______和标记基因。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经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检测通过④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过程④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________和________。
(6)为了获得脱毒的抗除草剂大豆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
(7)过程④采用的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和等育种过程中。

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眼虫,这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某同学提出问题:“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吗?”他尝试设计出下列具体的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

实验原理: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实验步骤如下:
(1)①中选的植物材料细胞中,必须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③过程所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过程除了用电激之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等作为诱导因素。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强调所用的器械的灭菌和无菌操作,原因是各种杂菌可以在培养基上面迅速生长,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________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5)在⑤⑥过程中,通常要添加血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___诱导融合。
(2)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所以需要用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目的是选择出杂交瘤细胞。对筛选出的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 若在体外大规模培养该细胞,首先应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此外还要 ________,防止细胞代谢产物对细胞有影响。在培养液中提供5% CO2目的是____________。
(4) 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临床试验上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5)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改造抗体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