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列的是6月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 A.甲地、乙地 | B.甲地、乙地、丁地 |
| C.丁地 | D.甲地、乙地、丙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
| A.甲乙丙丁 | B.丙丁乙甲 | C.丁丙乙甲 | D.甲乙丁丙 |
这一天,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
| A.北京 | B.广州 | C.悉尼 | D.海口 |
2007年7月成稿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确定了长江三角洲一的“四大定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即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与世界其他五大都市圈相比,劣势在于
| A.没有起主导作用的中心城市 |
| B.服务范围波及全国,经济腹地宽广 |
| C.圈内人口规模较小,市场狭小 |
| D.城市间有机联系和协作程度不够 |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 B.⑥ | C.⑦ | D.⑧ ![]() |
下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地下径流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 A.坡度 | B.植被覆盖率 |
| C.降水强度 | D.地而反射率 |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对地表保护程
度的高低排列顺序是 ( )
| A.丙>甲>乙 | B.乙>丙>甲 |
| C.丙>乙>甲 | D.甲>乙>丙 |
全球变暖虽然会给地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但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 A.全球变暖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大幅度减少 |
| B.全球变暖会使冰川的融化量加大,从而使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更加充沛 |
| C.全球变暖会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各地的农作物产量提高 |
| 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适于温带作物生长 |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
| A.海平面的上升 | B.城市数量增多 |
| C.动物数量减少 | D.冰雪覆盖扩大 |
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 )
| A.修筑水利工程 |
| B.控制大城市规模 |
| 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
|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