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②③④① | B.③④①② | C.①②③④ | D.①④③②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A.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 B.民主共和时代 |
C.民主科学时代 | D.尊孔复古时代 |
下列人物中,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的是
A.康有为 | B.孙中山 | C.张謇 | D.陈独秀 |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下列哪一部门?
A.轻工业 | B.重工业 | C.农业 | D.服务行业 |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