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
|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这一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 C.新中国的成立 |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 |
| B.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 |
| C.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D.1949年4月,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
近代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区别这两大派别的关键是看他们是否
| 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 | B.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
| C.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新式人才 | D.坚决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
奕诉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提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中属于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 B.汉阳铁厂 |
| C.江南制造总局 | D.湖北织布局 |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 B.《北京条约》签订 |
| C.《马关条约》签订 | D.《辛丑条约》签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