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避免的环境问题(写出两点即可)。
(2)简述衡山的成因及景观特色。
(3)写出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断层的是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 (内力、外力)作用造成的。
(3)简述图中C处成为山地的原因是
D处成为谷地的原因是
(4)B处顶部的物质比A处多一层的原因是

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的日期为
(2)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线速度最大的是 ,昼短夜长的是
(3)A、B、D位于 (晨、昏)线,D的地方时为 时。
(4)此日以后的3个月内,桂林昼长变化将是 ,显示在下图中,太阳直射点将由 移动(填字母)。

【环境保护】材料一: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目前固体废弃物中的废弃塑料袋污染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
材料二:固体废弃物在环境中转移示意图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废弃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城市“逢雨看海”屡屡发生,与之同时,地下水水荒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就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做出了部署。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铺设渗透路面、渗水性停车场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理事物在应对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荒中的作用。

【旅游地理】材料一: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但在2015年十一刚过,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由于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老龙头擅自更改门票价格等问题,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
材料二:山海关地理位置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山海关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并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