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1~2题。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
B.日本南北温差大 |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
深秋,我国北方常有寒潮活动,农民用烟雾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理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治大面积作物冻害 |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
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带,故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 |
B.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故其面积在不断扩大 |
C.东亚岛弧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
D.冰岛、新西兰都处在两大板块的碰撞处,多火山和地震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C.三大类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 |
D.岩浆岩只有在外力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 |
有关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地壳的物质是岩石,很稳定坚固,不变化 |
B.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 |
C.地壳隆起处的岩石都是岩浆岩 |
D.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是自身不断循环和转化,与地球外部的物质和能量无关 |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A.石灰岩、玄武岩 | B.页岩、石灰岩 |
C.板岩、大理岩 | D.花岗岩、页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