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影响世界各地农业生产主要因素的差别很大,形成了农业极明显的________特征,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坚持________的原则。
(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我国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东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
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10亿千瓦,风能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新能源。
图16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 _ _、 _ _等地区(填出二个省级行政单位)为风能资源丰富区。从整体上看,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
(2)简述甲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乙省工业、经济发达,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是可减少大气中的 _危害。
(4)试从资源、经济两角度,分析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
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有24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展。预计吸引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文明进步形象、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刺激上海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规划布局将更注重以人为本,城市的产业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倾斜,大大促进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上海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长江三角洲,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材料三世博园的沙特阿拉伯馆为“月亮船”造型,被沙漠、绿洲、海洋相间环绕,在其地面和屋顶栽种着枣椰树。
(1)请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为了发挥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经济优势,我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又正在建设江苏连云港大亚湾电站和西电东送工程;将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上海;“十五”计划期间,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这些措施对改善上海城市环境和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
(3)请分析世博园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4)简述沙特阿拉伯馆设计所反映出的该国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5)近几年,上海已成为________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水资源问题,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多选)
A.大规模海水淡化 | B.大力开采地下水 |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 D.实现城市雨水、污水管分流E.节约用水,循环利用 |
浙江省位于27°03′N到31°11′N,东经118°02′到123°08′之间,西南部多山地、丘陵,东北部多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下表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舟山与绍兴1月多年平均气温分别为5.7℃、4.2℃,分析舟山1月多年平均气温高于绍兴的主要原因。
(4)近些年来,杭州、嘉兴、绍兴地区以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卉、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简述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
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时,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Mt,该国家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保证能源安全。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单位:Mt(百万吨)
材料三 2009年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十大来源国
国家 |
沙特 |
伊朗 |
阿曼 |
伊拉克 |
科威特 |
进口量(吨) |
4,708,237 |
2,201,259 |
1,631,649 |
1,337,765 |
609,483 |
比重(%) |
23.98 |
11.21 |
8.31 |
6.81 |
3.1 |
国家 |
苏丹 |
安哥拉 |
俄罗斯 |
哈萨克斯坦 |
巴西 |
进口量(吨) |
487,333 |
3,181,308 |
1,242,554 |
480,893 |
413,469 |
比重(%) |
2.48 |
16.21 |
6.33 |
2.45 |
2.11 |
(1)读材料一,简述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必然引起能源的区域调配。简述我国当前能源区域调配的主要工程。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未来三十年石油的供需特点是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石油进口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减轻我国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乙丙
材料二: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分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但现在又“重震雄威”,说出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丙图中的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