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以下12---13题。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劳动力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
B.地处迎风坡 |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
D.多锋面、气旋活动 |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
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 | B.20℃ |
C.30℃ | D.40℃ |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
C.森林覆盖率高 |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下列省份与滨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A.辽宁、河北--渤海 | B.辽宁、山东--东海 |
C.江苏、安徽--黄海 | D.浙江、广东--南海 |
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A.西亚、中亚地区 | 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
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 D.西亚、东亚、北亚、中亚、南亚地区 |
有一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问题: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如果这位游客是乘坐火车在我国旅游,那么他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兰新线 | B.京哈――京广线 | C.京广――京包线 | D.浙赣――湘黔线 |